
央行网站6月28日消息,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二季度(总第93次)例会于6月25日召开。会议指出,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,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,优化存款利率监管,调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,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,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。
虽然舆论普遍认为降息对于银行股构成利空,但笔者认为这和行业基本面向好的逻辑并不冲突。首先,银行的利润并不单单在于利息的高低,而是实体经济的景气程度以及政策的松紧,目前而言疫情的反复仍导致企业主信心不足,因而国家层面的管控有利于缓解企业压力。总结从去年至今的人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关于贷款利率的表述,企业贷款利率一直是判断“降成本”政策效果的主要指标。如2021Q1的报告表述为“企业贷款加权利率同比下降0.19个百分点,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持续显现”。我们需要这样看待,对企业贷款利率的管控并不影响零售贷款继续市场化定价。
其次,企业贷款利率已经降到历史低点,后续进一步下行的压力并不大。2020Q4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,企业贷款利率“连续两个月创有统计以来新低”。到2021年3月企业贷款利率环比只是也小幅微升2bp到4.63%。如果看数据历史更长的一般贷款利率,从2020年6月以来就已经处于底部的位置。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同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,企业贷款利率的下降空间非常有限。对于资本市场而言,机构预期依然处于合理范畴。
最后,主流资金普遍认可,当下银行板块回调主要是科技股的反弹带来的边际压力,以及对经济增长预期的阶段性调整。但是随着下半年疫情后的信心回升,地方债发行提速,基建投资落地有望使贷款增速重新企稳,息差在政策利好释放和供求关系的推动下有望进一步修复。
值得一提的是,银行股的中报业绩增速预计靓丽,建议关注中报行情。2020年的银行年报和2021年的一季报中,许多银行在疫情下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证明了银行的韧性,同时2021年经济复苏的预期较为强烈。目前银行股的跌跌不休更多是构成中期布局的时机,投资者不必盲目担忧。
【珞珈投资:咨询证号ZX0077】
投资顾问:刘少冬
执业证号: A0790611070002
■ 特别声明:
【免责声明】文章观点仅供参考,绝不能作为任何投资依据,大家记住,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
(本公司不因为观看到本文而视其为客户,依据仍是我们收集并认为可靠的公开的信息,以及基于成熟的财务模型和投资模型,不保证所有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,不作为投资买卖的指导和建议,不承担因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)。